工地上的梦想
编辑:诸葛钟飞 更新时间:2025-03-14 15:53:16
工地上的梦想
故事主线围绕【张大山】展开的现代小说《工地上的梦想》,由知名作家“诸葛钟飞”执笔,情节跌宕起伏,本站无弹窗,欢迎阅读!本书共计6494字,1章节,更新日期为2025-03-14 15:53:16.006858。目前在本网 cheyiju.com上完结。小说详情介绍:工地上的梦想
作者:诸葛钟飞 总字数:6494
类型:现代
工地上的梦想_精选章节
张大山站在工地的水泥墩上,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天际。清晨的风裹挟着工地上特有的水泥味道,钻进他的鼻孔。他深吸一口气,这种味道他已经闻了整整五年。
"大山,今天要浇灌B区的地基,你带人去把模板检查一遍。"工头老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张大山应了一声,从水泥墩上跳下来,拍了拍裤子上的灰。
五年前,他还是个刚从农村出来的毛头小子,连混凝土的配比都搞不清楚。现在,他已经能熟练地看懂施工图纸,指挥工人干活了。工地上每个人都说,张大山是块干建筑的料。
他走到B区,蹲下身仔细检查模板的接缝。突然,他的手指触到了一处不平整的地方。张大山皱起眉头,用手电筒仔细照着那个位置。模板的接缝处有些微的错位,如果不处理,浇灌时混凝土就会从这里漏出来。
"小王,去拿水平尺来。"张大山朝旁边正在清理钢筋的年轻工人喊道。小王应声跑去,不一会儿就拿着水平尺跑了回来。
张大山把水平尺贴在模板上,果然,偏差已经超过了允许范围。他直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灰:"这得重新调整,叫几个人来帮忙。"
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。"大山!大山!"是工头老李的声音,"快,出事了!"
张大山心里一紧,扔下水平尺就朝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。远远地,他就看到一群人围在塔吊下面。挤进人群,他看到新来的工人小刘躺在地上,脸色惨白,右腿不自然地扭曲着。
"怎么回事?"张大山蹲下身查看小刘的情况。
"他...他想抄近路,从塔吊下面穿过去..."旁边一个工人结结巴巴地说,"谁知道塔吊突然移动了..."
张大山的心猛地揪紧了。他太熟悉这种事故了,五年前,他的父亲就是在工地上被塔吊砸中,再也没能站起来。那一刻,他仿佛又看到了父亲躺在血泊中的样子。
"叫救护车了吗?"张大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
"叫了,但是..."老李欲言又止。
张大山明白老李的意思。工地位置偏僻,等救护车来至少要半个小时。而小刘的腿正在大量出血,再不止血就危险了。
"去拿急救箱!"张大山一边说,一边脱下自己的工装外套,用力撕成布条。他记得父亲出事那天,如果当时有人懂得急救,也许结果会不一样。
救护车呼啸着驶离工地时,张大山站在飞扬的尘土中,望着远去的红色尾灯。他的手还在微微发抖,上面沾满了小刘的血。这些血让他想起了父亲,想起了五年前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。
那天,他正在县城的网吧里打游戏。母亲突然冲进来,脸色煞白:"大山,快,你爸出事了!"他记得自己是怎么跌跌撞撞地跑到医院的,记得手术室门口刺眼的红灯,记得医生摇着头走出来说"对不起"。
从那天起,他就再也没碰过游戏。他跟着村里的包工头来到城里,开始在工地上干活。他要弄明白,到底是什么夺走了父亲的生命。
"大山,你还好吗?"老李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。
张大山摇摇头:"我没事。B区的模板还得调整,我去盯着。"
"今天你休息吧,我让别人去。"
"不用。"张大山已经朝B区走去,"我没事。"
他知道,只有不停地工作,才能暂时忘记那些痛苦的回忆。但今天,那些记忆格外清晰。他想起父亲最后对他说的话:"大山,你要好好读书,别像我一样..."可是当时的他,只顾着打游戏,根本没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。
调整完模板,张大山靠在水泥柱上,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烟。他平时很少抽烟,但今天特别需要一点慰藉。烟雾缭绕中,他仿佛又看到了父亲的脸。
"大山哥..."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。张大山转头,看到小王站在不远处,手里拿着个饭盒。
"怎么了?"
"我...我看你没去吃饭,给你带了点。"小王走过来,把饭盒递给他。
张大山接过饭盒,突然注意到小王的手在发抖。"你没事吧?"他问。
小王低下头:"我...我有点害怕。小刘他...他会不会..."
张大山放下饭盒,拍了拍小王的肩膀:"别怕,小刘会没事的。但是你要记住,在工地上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不要图省事,不要冒险,明白吗?"
小王点点头,但张大山看得出来,这个年轻人还是心有余悸。他想起五年前的自己,第一次看到工地上出事时,也是这样的表情。
"来,坐下。"张大山拉着小王坐在水泥墩上,"我给你讲个故事。"
他讲起了自己的父亲,讲起了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。讲着讲着,他自己的眼眶也红了。小王静静地听着,时不时擦一下眼睛。
"所以,"张大山最后说,"你一定要记住,安全不是儿戏。你还有大好的未来,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毁了自己的人生。"
小王重重地点头:"大山哥,我记住了。谢谢你。"
看着小王离开的背影,张大山突然意识到,这五年来,他一直在逃避。逃避父亲的死,逃避自己的责任。但现在,他明白了,他应该做的不是逃避,而是改变。
他掏出手机,打开了一个很久没看的网页——成人高考报名系统。五年前,他放弃了学业;现在,是时候重新开始了。
夜幕降临时,张大山站在工地最高的脚手架上,望着城市的灯火。他知道,在这些灯火中,有一盏是属于他的未来。他要通过学习,通过努力,改变自己的命运,也改变更多像小王这样的年轻人的命运。
风又吹来了,这一次,他闻到的不仅是水泥的味道,还有希望的气息。
第二天一早,张大山就来到了工地办公室。老李正在查看施工进度表,看到他进来,有些惊讶:"大山?这么早?"
"李哥,我想跟你商量个事。"张大山深吸一口气,"我想组织一个安全培训班,给新来的工人讲讲安全知识。"
老李放下手中的文件,认真地看着他:"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?"
"昨天的事让我想了很多。"张大山说,"很多事故其实是可以避免的,如果我们能提前做好安全教育。我想用自己的经历,让更多人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。"
老李沉默了一会,点点头:"好,我支持你。不过..."他顿了顿,"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?感觉你有点不一样。"
张大山笑了:"是啊,我想通了。我准备参加成人高考,学建筑专业。"
"真的?"老李的眼睛亮了起来,"太好了!我一直觉得你是个好苗子。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个老师?"
"不用了,"张大山摇摇头,"我已经找到合适的辅导班了。不过..."他犹豫了一下,"我可能需要调整一下工作时间。"
"这个好说,"老李爽快地说,"你尽管去学,工地这边我给你安排。不过..."他狡黠地笑了笑,"等你学成了,可得回来帮我啊。"
"一定。"张大山郑重地点头。
走出办公室时,张大山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。五年来,他第一次觉得未来如此清晰。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容易,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张大山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生活。白天在工地上班,晚上去上辅导班,周末还要准备安全培训的讲义。虽然很累,但他觉得每一天都充满希望。
第一次安全培训课那天,张大山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,看着下面坐着的工友们。他们中有像小王这样的年轻人,也有干了十几年的老工人。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。
"大家好,"张大山开口时,声音有些发抖,"今天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..."
他讲起了自己的父亲,讲起了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。讲着讲着,他看到了台下有人擦眼泪,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。当他讲到安全操作规范时,每个人都听得很认真。
课程结束时,掌声持续了很久。张大山知道,这只是个开始,但他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。
晚上,他坐在工地的水泥墩上,翻开崭新的课本。月光洒在书页上,照亮了他未来的路。他知道,这条路通向的不仅是自己的梦想,更是无数建筑工人的安全与希望。
风又吹来了,这一次,他闻到了春天的气息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张大山的生活被切割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。白天,他依然是那个在工地上忙碌的钢筋工,戴着安全帽,穿着沾满水泥的工作服,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穿梭。晚上,他摇身一变,成了教室里的学生,穿着整洁的衣服,坐在课桌前,认真地听老师讲解建筑结构、材料力学。
这天傍晚,张大山刚收拾完工具,准备去上课,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"大山哥!不好了!"小王气喘吁吁地跑过来,"塔吊...塔吊出问题了!"
张大山心里一紧,扔下工具包就朝塔吊方向跑去。远远地,他就看到塔吊的操作室里,操作员老周正在拼命地按着控制按钮,但塔吊的吊臂却纹丝不动。
"怎么回事?"张大山爬上操作室,急切地问道。
老周满头大汗:"不知道啊,刚才还好好的,突然就动不了了!"
张大山仔细观察着控制面板,突然注意到一个指示灯在不停地闪烁。他想起前几天在课本上看到的内容,心里有了猜测。
"可能是液压系统出了问题,"他说,"我去检查一下。"
"太危险了!"老周拉住他,"等维修工来吧。"
"来不及了,"张大山摇摇头,"吊臂上还挂着钢筋,万一掉下来..."
他没说完,但老周明白他的意思。如果钢筋掉下来,后果不堪设想。
张大山戴上安全绳,小心翼翼地爬向塔吊的液压系统。高空的风呼呼地刮着,吹得他几乎睁不开眼。他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部件。
突然,他发现了问题所在——一根液压管出现了裂缝,液压油正在往外渗。
"找到了!"他朝下面喊道,"需要更换液压管!"
"仓库里有备用的!"老李的声音从下面传来,"但是..."
张大山明白老李的犹豫。更换液压管需要专业的技术,而维修工至少要一个小时才能赶到。
"我来试试。"张大山说。他记得课本上有详细的液压系统结构图,这几天他正好复习过这部分内容。
在老周的指导下,张大山小心翼翼地开始更换液压管。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流下来,模糊了他的视线。他的手有些发抖,但强迫自己稳住。
"小心点,"老周提醒道,"那个接头很脆弱..."
话音未落,张大山的手一滑,液压管差点掉下去。他倒吸一口冷气,心脏狂跳不止。
"别慌,"他对自己说,"慢慢来..."
终于,在尝试了三次之后,他成功地将新的液压管安装到位。当他爬回操作室,按下启动按钮时,塔吊的吊臂缓缓移动起来。
"成功了!"老周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,"大山,你太厉害了!"
张大山瘫坐在椅子上,这才发现自己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。但他的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——这是他第一次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。
这件事很快在工地上传开了。工友们看张大山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,连平时不苟言笑的项目经理也对他刮目相看。
"大山,"几天后,老李找到他,"项目部决定成立一个安全技术小组,想让你当组长,你愿意吗?"
张大山有些意外:"我?可是..."
"别可是了,"老李打断他,"你既有实践经验,又在学习专业知识,是最合适的人选。而且,"他顿了顿,"这也是个机会,可以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。"
张大山想了想,郑重地点了点头:"好,我愿意。"
成为安全技术小组组长后,张大山更忙了。除了日常工作和学习,他还要组织安全检查,制定安全规范,甚至开始参与一些简单的技术方案讨论。
这天晚上,他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安全检查计划,手机突然响了。是一个陌生号码。
"喂,请问是张大山先生吗?"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。
"我是,请问您是..."
"我是建筑科技大学的李教授,"对方说,"我听说了你在工地上的事迹,很感兴趣。我们学校正在开展一个'工地安全技术创新'的项目,想邀请你参与,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?"
张大山愣住了。建筑科技大学,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学府啊!
"我...我当然有兴趣,"他激动地说,"但是我还在准备成人高考..."
"这个没关系,"李教授笑着说,"我们可以先让你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。等你考上大学,就可以正式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了。"
挂掉电话,张大山久久不能平静。他走到窗前,望着远处工地上闪烁的灯光,突然觉得,那些灯光就像是指引他前进的星星。
第二天,他早早地来到工地,却发现工友们都在窃窃私语。
"怎么了?"他问小王。
"大山哥,"小王神秘兮兮地说,"听说项目部要提拔一个技术员,大家都在猜会是谁呢。"
张大山笑了笑,没太在意。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李教授说的那个项目。
然而,当他走进办公室时,却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场景——项目经理、老李,还有几个项目部的领导都在等着他。
"大山,"项目经理开口了,"经过研究,我们决定提拔你为项目技术员。这不仅是因为你在塔吊事故中的出色表现,更是因为你这段时间在安全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贡献。"
张大山愣住了。技术员,这是多少工人梦寐以求的职位啊!
"但是..."他犹豫了一下,"我还在准备成人高考..."
"这个我们知道,"项目经理笑着说,"我们支持你继续学习。事实上,我们准备和你签订一个培养协议,只要你考上大学,我们就资助你的学费,等你毕业后,可以直接回来当我们的工程师。"
张大山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停止了。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吗?
"我愿意!"他激动地说。
走出办公室时,张大山感觉脚步都是飘的。他掏出手机,给母亲打了个电话。
"妈,"他的声音有些哽咽,"我要当技术员了..."
电话那头,母亲沉默了一会,突然哭了起来:"好,好...你爸要是知道了,该多高兴啊..."
挂掉电话,张大山擦了擦眼泪。他知道,父亲一定在天上看着他,为他骄傲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张大山更加努力了。他白天在工地上忙碌,晚上学习到深夜。有时候实在太累了,他就站在工地的最高处,望着城市的灯火,想象着未来的样子。
终于,成人高考的日子到了。考试前一天晚上,张大山失眠了。他躺在床上,翻来覆复地想着这些年的经历。从那个懵懂的农村少年,到现在的项目技术员,他走过的每一步都不容易。
第二天早上,当他走进考场时,发现老李和小王居然等在考场外。
"你们怎么来了?"张大山惊讶地问。
"来给你加油啊!"小王笑着说,"大山哥,你一定能考上的!"
老李拍拍他的肩膀:"别紧张,正常发挥就行。考完了请你吃饭。"
张大山感觉眼眶有些发热。他深吸一口气,走进了考场。
考试结束后,张大山没有立即回家,而是来到了工地。站在他平时最喜欢的水泥墩上,他望着远处的夕阳,突然觉得,无论考试结果如何,他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。
就在这时,他的手机响了。是李教授。
"大山,"李教授的声音里带着笑意,"告诉你一个好消息。我们刚刚开完项目讨论会,决定破格录取你为项目助理研究员。等你考上大学,就可以正式加入我们的团队了。"
张大山握着手机,久久说不出话来。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,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。
他知道,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。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他已经准备好了,去迎接每一个挑战,去实现每一个梦想。
风又吹来了,这一次,他闻到了未来的味道。
几个月后,张大山如愿以偿地收到了建筑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。当他颤抖着手拆开信封时,工地上所有的工友都围了过来。
"大山哥,快看看!"小王激动地催促道。
张大山展开通知书,当看到"录取"两个字时,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。五年的努力,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。
"恭喜啊,大山!"老李拍着他的肩膀,眼里也闪着泪光,"你爸要是知道了,该多高兴啊。"
张大山擦了擦眼泪,抬头望向天空。他知道,父亲一定在天上看着他,为他骄傲。
然而,喜悦之余,张大山也面临着新的挑战。作为项目技术员,他需要平衡工作和学习;作为李教授项目组的助理研究员,他还要参与科研工作。
开学前的那个周末,张大山来到了建筑科技大学。李教授带他参观了实验室,介绍了项目组的其他成员。
"大山,这是王明,我们的博士生,"李教授指着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说,"他负责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开发。"
王明推了推眼镜,好奇地打量着张大山:"你就是那个在工地上自学成才的张大山?听说你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?"
张大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"都是些小问题..."
"别谦虚了,"李教授打断他,"你的实践经验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。来,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的项目。"
接下来的两个小时,张大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他了解到,项目组正在开发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工地安全监测系统,可以实时监测塔吊、脚手架等设备的状态,预防事故发生。
"大山,"李教授最后说,"我们希望你能把工地上的实际需求带给我们,帮助我们改进系统。同时,你也可以把最新的技术带回工地,提高施工安全水平。"
张大山郑重地点头:"我一定尽力。"
开学后的生活比张大山想象的还要忙碌。白天,他要上课、做实验;晚上,他要处理工地上的事务;周末,他还要参加项目组的研究。
这天晚上,张大山正在实验室调试设备,突然接到工地的电话。
"大山,出事了!"老李的声音很焦急,"新来的那批智能安全帽出问题了!"
张大山心里一紧。这批安全帽是项目组最新研发的产品,集成了定位、监测等功能,正在工地上进行试点。
"我马上过去!"他抓起外套就往外跑。
赶到工地时,张大山看到一群工人正围在一起,议论纷纷。
"这玩意儿根本没用!"
"戴着还特别重..."
"刚才差点害我出事!"
张大山挤进人群,看到几个工人正拿着安全帽抱怨。他拿起一顶安全帽仔细检查,突然发现了问题所在——电池仓的设计不合理,导致重心不稳。
"对不起,"他诚恳地对工人们说,"这是我们的疏忽。我马上改进设计。"
回到实验室,张大山连夜修改设计图纸。他想起工人们的抱怨,想起父亲的事故,更加坚定了要做出真正实用的安全设备的决心。
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试验,新版安全帽终于研制成功。这次,张大山特意请了几位工人来实验室参与测试。
"这次感觉怎么样?"他紧张地问。
"轻多了!"
"戴着很舒服..."
"这个报警功能真不错!"
听到工人们的反馈,张大山终于松了一口气。他知道,这只是第一步,但却是重要的一步。
随着学习的深入,张大山开始参与更多项目。他带领团队开发了智能脚手架监测系统,设计了新型安全防护网,甚至还参与了一个关于建筑机器人研发的项目。
然而,最让他感到自豪的,是他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——"建筑工人夜校"。每个周末,他都会组织项目组的同学去工地,为工人们讲解安全知识,教授新技术。
"大山哥,"一天晚上,小王兴奋地跑来告诉他,"我考上技校了!"
张大山惊喜地看着小王:"真的?太好了!"
"都是你教得好,"小王不好意思地说,"我也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。"
张大山欣慰地笑了。他知道,自己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,就像当年老李影响他一样。
毕业前夕,张大山收到了一个意外的邀请——一家知名建筑公司想聘请他担任安全技术总监。
"大山,"李教授对他说,"这是个很好的机会。但你要想清楚,是继续深造,还是去工作。"
张大山思考了很久。最后,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——他婉拒了那家公司的邀请,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。
"为什么?"小王不解地问,"这么好的工作机会..."
张大山笑了笑:"因为我想做更多。我想开发出真正能改变建筑行业的技术,想培养更多像你一样的人才,想让每个建筑工人都能安全、有尊严地工作。"
毕业典礼那天,张大山站在台上,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。他看到了母亲欣慰的笑容,看到了老李骄傲的眼神,看到了小王和其他工友们激动的表情。
"五年前,"他在致辞中说,"我还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。今天,我站在这里,不仅代表我自己,更代表千千万万为城市建设付出汗水的建筑工人。我们的梦想,就是让每一座建筑都成为安全的港湾,让每一个工人都能平安回家..."
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张大山知道,这掌声不仅是对他的肯定,更是对所有建筑工人的致敬。
典礼结束后,张大山来到了工地。站在他熟悉的水泥墩上,他望着远处林立的楼宇,突然觉得,每一座建筑都像是一个个梦想的见证。
风又吹来了,这一次,他闻到了梦想成真的味道。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,未来的路还很长。但他已经准备好了,去迎接每一个挑战,去实现每一个梦想。
因为,他不仅是一个建筑工人,更是一个追梦人。他的梦想,不仅属于自己,更属于千千万万为城市建设付出汗水的人们。
更新时间:2025-03-14 15:53:16